珙縣:發展集體經濟 助推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 2022-08-19 11:26 陽春鎮姜廟村:黨建引領 鋪就致富路 2022-06-14 20:04 近年來,姜廟村從“荒地村”到現在的“示范村”,村民由從前的“農民”到現在的“果農”,都得益于黨建引領,產業興村。 珙縣 :“4+N”為民機制“閉環解鎖”人生難題 2021-12-30 21:34 珙縣積極為民辦實事,引導和組織村委會、村老協、老年人、志愿者“四方”簽訂《助老巡訪愛心合約》,村委會負責指導、協調、監督和保障,村老協負責建立和管理老年人臺賬,每個村民小組推選1名以上志愿者作為助老巡訪員開展助老巡訪工作,針對體弱多病、精神孤寂老人的痛點難點,采取生活問題... 珙縣:“三個三”創新推進教育“雙減”工作 2021-12-15 12:16 目前,已對違規辦學的“東森教育”、狀元教育、礪學教育和速學教育等4個培訓機構,現場下達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并責令其立即停止辦學;結合辦學特色、學生需求、家長意見,設置課后特長培訓,以教師自學特長教學為主,聘請教師教授特長為輔,制定學生課后特長培訓和特長展示計劃。 凌云關:南絲綢之路“五尺道”上的古老雄關 2021-12-13 20:33 凌云關有著名的“五尺道”遺跡。五尺道始建于秦,是由川入滇,到緬甸、印度的的重要通道。古時川滇兩地馬幫載著布匹、鹽、藥材、茶葉、銀銅等物品,絡繹不絕地往返于古道上。 珙縣:“四駕馬車”拉動優勢產業富民強縣 2021-12-07 15:30 在連片抱團推進觀光旅游等產業發展過程中,洛亥鎮、洛表鎮、王家鎮、觀斗苗族鄉等地依托官帽山林海、四里坡原始森林、川滇結合生態保護區等生態優勢,兼具中國十大未解之謎——僰人懸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蠟染等豐富文化旅游資源,構建現代文化旅游產業體系,著力打好文旅康養牌,樹立... 珙縣:農民合作社給力窮村變“天堂” 2021-11-25 22:09 天堂村供銷社積極探索土地托管服務模式,充分盤活閑置和摞荒的土地,助力農產品流通領域的健康發展等的實踐,取得了明顯成效。2021年,天堂村供銷社社員(股東)人均增收1500元。特別是通過村供銷合作社章程明確村黨組織的領導地位,以黨建引領農村集體經濟發展?,F在天堂村社員參與社務管理和生產作業的積極性高漲,農民投身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被激發,助農增收和促進農村產業發展正在逐步實現。 南溪街道:黨建引領 撂荒地種上“搖錢樹” 2021-11-05 00:54 為增加村民收入,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南溪街道古永村黨支部盯上了村里面的撂荒地,在街道農技人員的精心指導下,支部黨員帶領群眾將村上原有荒坡和無人耕種的荒地進行集中整治,并將整治好的熟地流轉給村集體公司,村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掙錢,既解決了村民發展生產缺少資金的難題,又讓村... 大觀樓街道田灣村開展幸福宜居改造 2021-10-17 20:43 8月25日,金江社區田灣村消防應急水箱安裝完畢,并于當日進行了試噴,根據試噴結果,水箱持續供水15分鐘左右,可達到田灣村的消防應急需求。路燈安裝后,解決了多年以來田灣村居民區照明設施不足的問題,點亮了居民的幸?!盎丶衣贰?。 象鼻街道:“三維度”破解“川云中路”城鄉結合部基層治理痼疾 2021-09-27 23:58 堅持治理、改革、發展同謀劃、同部署、同實施、同見效,以“川云中路”整治為契機,將周邊觀斗山一帶統籌規劃,謀劃“山下是園區、山中是林區、山上是景區”立體發展。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