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日報記者 向偉
一個風華正茂的女青年,大學畢業后來到宜賓成為了一名志愿服務人員。截至目前,她共組建81支應急志愿服務隊、21支河小青隊伍、12支賽會志愿服務隊,累計動員2000余名志愿者開展“青春志愿 守護生命”“青騎兵”“愛在旅途”“靚在鄉村”“書送夢想 宜路童行”愛心圖書募集等系列活動900余場次,服務他人達3萬余人次。她就是2020年西部計劃志愿者車昭熊。
1997年10月,車昭熊出生在瀘州市,2020年成為西部計劃志愿者。她始終堅持專業與情懷同行,立足“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出發點,積極投身宜賓基層實踐,切實用言行詮釋志愿服務精神。
志愿服務期間,先后獲得第九屆四川省青年志愿服務優秀個人、四川省第八屆少數民族藝術節先進個人、2021—2022年度優秀西部計劃志愿者、第三屆宜賓市十佳青年志愿者、2019年度宜賓市優秀志愿者、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突出貢獻個人等30余項榮譽。
“我在志愿者中只算是一名‘新兵’,自己還必須努力學習。”車昭熊說。自2016年就投身志愿服務事業,車昭熊從“跟著干”到“想著干”,再到“領著干”的角色轉換,并用熱情澎湃的青春活力,詮釋為人民服務的使命初心。
2017年,車昭熊利用大學暑假期間,來到筠連縣開展脫貧攻堅調研活動,她頂著高溫去王阿婆家里進行脫貧回訪。王阿婆稱,她現在有房子住,孫兒有書讀,一日三餐還有肉吃,都全靠志愿者的幫助,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謝大家。車昭熊稱,她在基層見證了志愿者協助貧困戶摘帽的過程,聽到了脫貧戶對志愿者溢于言表的感謝,感受了志愿服務的“苦后回甘”,讓她堅定了“立足基層實際,做日常志愿服務的組織者”的堅強信念。
2020年,在宜賓建設全國文明城市的志愿服務中,車昭熊所聯系的社區有一個老阿姨,對創建工作不理解,而她第一次入戶就陪老人攀談聊天,從家事再談到小區建設,讓老人對小區衛生、安全、交通狀況提出意見和建議。車昭熊都認認真真地聽和記?;厝ズ?,她聯系社區、組織青年志愿者對老人反映的問題,對接有關部門逐項明確整改舉措和時間,并及時向老人作了情況反饋。老人聽后很滿意。
在工作之余,車昭熊還通過社區利用率不高的場館或青年之家等團屬陣地,在翠屏區合江門街道打造“城市yi愛館”,提供“休息、托幼、搭伙、保障”等服務場所,并針對性地開展應急、救援、社區治理等專業培訓,逐步搭建起社區應急救援支持網絡,提升社區“溫度”。
同時,車昭熊還培育一支由青年志愿者和居民組成的“雙館長”志愿服務隊伍,充分保障“yi愛館”的正常運作,這不但回應了居民多樣化的訴求,還帶動更多的主體轉化為社區治理的新力量,累計參與志愿服務活動達3000余人次。
至今,車昭熊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已圓滿完成30余場大型國際性賽會的解說、對外接待的志愿者服務工作,充分展示了一個志愿者在一座美麗城市的青年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