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睿麒
長江漁民從昔日的捕魚者變為今天的護魚者,長江岸線從昔日的亂石灘變為今天百姓親水親綠的美麗岸線,這不僅是漁民自身角色和長江沿岸環境的轉變,更是思想和理念的轉變,反映的是十年來宜賓積極貫徹落實長江“十年禁漁”的科學舉措,折射的是十年來宜賓生態建設取得的顯著成效。長江首城宜賓的今昔巨變,用生動的實踐深刻地證明: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在實現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的同時,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綠色發展奇跡,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了綠色底色和質量成色。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價值選擇,也是推動國家永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闡明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質要求,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了重大安排部署,擘畫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藍圖,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出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十年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作為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綠色日益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從長江十年禁漁到從長江岸線綜合整治、從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到生態文旅產業發展、從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到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我們在探索“兩山”轉化路徑方面的實踐成果不斷涌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的主旋律。
今年6月8日,在宜賓市三江口,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托,保護好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也是守護好中華文明搖籃的必然要求,要增強大局意識,牢固樹立上游意識,堅定不移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守護好這一江清水。在宜賓,總書記三次提到“上游”,上游意識、上游責任、上游擔當,這些重要指示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千秋大計的戰略高度,從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全局,從解決長江流域生態的根本問題出發,為長江保護和發展指路領航、把關定向。這是對宜賓的要求,也是對長江上游各省市區的共同要求。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要求,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從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高度,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高度,認識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重大意義,切實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加強長江上游流域生態保護,推進美麗宜賓建設的生動實踐和實際成效。
新時代的十年,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們創造了“山川披綠、河湖向美、天朗氣清”的生態奇跡。宜賓是萬里長江第一城,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一員,保護好長江生態環境,進一步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宜賓責任重大,責無旁貸。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把自然和生態當成我們自身的一部分,才能更好地把綠色發展的理念融入到我們的一舉一動,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為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為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肩負著捍衛國家生態安全的重大使命。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堅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認真貫徹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始終牢記“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守護好一江清水”的殷殷囑托,以習近平總書記來川來宜視察重要指示精神為思想遵循,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全力以赴保護好“母親河”,讓長江上游生機勃發、澤被后世,為建成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中國,為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宜賓力量!